那些年在英國打工的二三事兒
291 2017-07-15
相信很多打算去英國讀書或者已經在英國的小伙伴們,都有利用課余時間打工,體驗生活的想法。記得出國前,簽證老師告訴Gloria,你就要去英國,領略高大上(呆萌逗逼)的腐國文化。不管家里多么有錢,記得一定要去打一次工,真正融入當地社會,體驗一下異國的獨立生活。今天,Gloria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,來說說在英國打工這件事兒。
在英國,手握學生簽證的我們,是可以在英國打工的。每個人的簽證上,都注明了打工的時限,一般每周的時間不超過20小時。只要能夠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學習,找個兼職干干,鍛煉自己,又有一定的收入,還是很不錯的。但是,不管找什么樣的工作,你必須先申請一個“國際保險號”,全名叫“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”。 簡單來說,NINO是在英國境內被使用的一個用以保障國家保險和社會安全的體系,也對英國稅收系統有所作用的號碼。作為在英國的“外國人”,我們只要工作,都需要去申請NINO。確認自己的簽證滿足打工條件之后,我們需要打電話給Jobcentre Plus申請NINO。通過電話簡單介紹下自己的情況,一兩周之后你就會收到一個ApplicationForm,以及貼好郵資的回郵信封。我們填好表格,回寄到提供好的地址,不就之后就可以拿到自己的NINO啦。?
Gloria自己在拿到了NINO,并度過了更開始的適應期后,就開始找工作了。很幸運,卓絕份簡歷發(fā)出后,我就得到了一個兼職的機會,在英國大型百貨Debenhams里面的一個柜臺,做中文導購員。簡單的小培訓之后,我就正式入職了。然后,就森森的意識到,自己的英文是個什么水平?,簡直,不!忍!直!視!天真自信地以為拿考試來衡量,還算不錯。結果在跟同事大量頻繁的交流中才發(fā)現,這么多年是白學了。所幸同事們都非常的nice,很耐心的幫助我。慢慢的,在連續(xù)鍛煉和自我壓力之下,我的工作變得越來越順手與熟練。
本科的學習任務并不重,因此我又找了第二份在薯條&中餐外賣店的工作。老板Emma是香港人,粵語和普通話都很擅長。不過為了鍛煉我,她堅持跟我講英文。剛開始接觸的時候,發(fā)現店里面種類多樣的菜單總是會記亂;接聽外賣電話的時候,各式各樣混雜模糊的口音也實在讓我一頭霧水。印象更深的一次,我漏包了一條魚給顧客,出門去追了三條街才追上。結果老爺爺自己都忘記了點了幾條魚,還一個勁兒夸我善良誠實?。即便犯錯,Emma和Allen也從來不批評我,晚上還是會有宵夜給我,開車送我回家。這樣深深的愧疚感刺激了我,我拿了菜單,給訂單機器上的每一頁都拍了照,回家仔細研究。不僅要記住英文全稱、制作方法,還要記住菜品的簡稱以及俚語;并且在課余時間找室友幫忙模擬訂餐。店里的客流量很大,我需要清晰地記得每一個客人的點餐習慣和愛好。就這樣,在不斷犯錯不斷積累的過程中,兩個月后,我成了店里零錯誤率的員工。我的上班時間也從一周一天調整到一周更忙碌的那三天,功夫不負有心人吶。
這兩份工作給了我機會,去扮演一個自己從來沒有體驗過的角色。出國留學,不僅要學習課堂上的專業(yè)知識,更重要的是學習自我管理的學習和生活方式,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技能,更廣的眼界,更加有時間觀念和責任心。平常的日子里,換上工作服,我就變得專業(yè)和沉穩(wěn),耐心地回答顧客的問題,推薦適合的產品;周末的時候,系上大圍裙,就在餐館的前臺和后廚里忙忙碌碌。打工的日子一直持續(xù)了兩年,后來也兼職過導游和簽證咨詢等差事。工作久了也會覺得透支疲憊,但心里那份責任感又會支撐著我努力把工作做的完美。我學會了與跨文化不同領域的人自如的交流,更加的獨立和自信;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國外華人生活的艱辛。
現在回頭看看,更值得感謝的是那些給了我工作機會的人;而且他們對于新手的不熟練,總是給予理解幫助和實際的支持。在這里,Gloria要提醒小伙伴們,不論你的英語水平怎樣,新手時期肯定有許多不適應,或者犯錯誤的情況發(fā)生,不要氣餒,堅持下去,你才有機會熟知自己的缺點和弱項,并不斷地在實踐中加強自己的能力,修正不足的方面。通過這些細小而瑣碎的工作,我變得更加有耐心,養(yǎng)成時時換位思考的習慣。它們讓我成長,這才是留學打工更大的意義。
掃一掃
獲取更多福利
獵學網企業(yè)微信
獵學網訂閱號
獵學網服務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