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教育,應告別“土豪式”思維!
209 2017-07-04
過年時和朋友相聚,一位友人談到自家孩子上初三了,但是學習很差,心理很是著急。由于孩子在班里已經(jīng)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,他下學期不打算讓孩子再去學校,為了讓孩子成績有所突破,考上高中,他和一個校外培訓班簽了合同,由培訓班全部托管,每天安排不同學科的老師單獨輔導,幾個月下來大約花費十幾萬元。
據(jù)調查顯示,每年初三后半學期幾乎每個班都有類似的情況,初三后半學期老師的教學內容綜合性強、任務量大,對于后進生來說聽課確實費勁。就是老師上課也很糾結,講快了,后面的學生一臉茫然,講慢一些,班里的學霸們早已經(jīng)聽得索然無味了,只能用一句“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”來形容老師此刻的授課心情了。
把學生教給培訓班全部托管,體現(xiàn)了家長的焦慮心情,更多是一種無奈的選擇,但這種“全托”的效果確實值得商榷的?雖然說單獨輔導相對學校班級的授課效果要好一些,但教學的任務量太大了,就拿初中物理來說,三年的知識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內就塞進孩子腦袋里去,毫無疑問,讓輔導的老師太勉為其難了!孩子學習成績不好,往往是缺乏學習興趣,毅力稍微差一些,這些問題更不是短短幾個月就搞定的事情。
正如筆者前面說過的那樣,家長的陪伴是消滅后進生的一劑良藥,也是少有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,后進生更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和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模式,家長的深度陪伴無疑滿足了這一要求。
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家長缺席的影響是什么都彌補不了的。提高孩子成績,不應搞這種亡羊補牢性質的“全托”突擊式集中訓練,應在孩子剛出現(xiàn)學習困難時,就靜下心來,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。利用一些學習資料,如教輔、微課等和孩子一起預習,一起來體驗學習的一些樂趣。興趣,通過每一個問題的講解,會逐漸激發(fā)出來。這樣的學習,不但增加了孩子的知識儲備,降低了孩子上課時學習的難度,更重要的培養(yǎng)了孩子的學習興趣,養(yǎng)成了孩子學習的習慣。孩子的成績就會逐漸提了上來。
對于后進生來說,家長的幫助和輔導是必要的,家長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。忙,不是家長推脫的理由,如果家長連和孩子交流的時間也抽不出來,還能指望面對七八十個,甚至一百多個學生的老師去做什么呢?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能持續(xù)關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,就不要奢望孩子有什么毅力和自制力了!
孩子教育,應告別“土豪式”思維!
掃一掃
獲取更多福利
獵學網(wǎng)企業(yè)微信
獵學網(wǎng)訂閱號
獵學網(wǎng)服務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