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味保護并不是愛
55 2017-04-26
家長不要介意自己的孩子常常犯錯誤,讓自己生氣。也不要埋怨孩子頑皮,浪費自己的時間。其實,孩子多碰釘,多嘗試,也就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。正是經(jīng)一事長一智,條件是家長必須做出輔導,讓孩子在碰釘子后得到啟發(fā),這個釘子就碰得有價值了。而且,由錯誤到正確,是一個很寶貴的過程。
我們需要有能力應(yīng)對艱難時世的下一代,尤其是在這個暴力、恐怖與天災時有發(fā)生的時代,更是如此。今天美國人社會生活中的諸多煩惱,不是自然的災難就是人為的報復,如恐怖主義。而家庭又是社會的個體,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同時代的脈搏一同跳動的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孩子與父母處于同樣的大環(huán)境下,他們正是從父母身上學習如何應(yīng)對眼前的種種挑戰(zhàn)的。先試著學習獨自處理小問題,尤其是那些可以給孩子帶來挫折又能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的問題,對他們將來的獨當大局將是一個很好的準備。
太多太多的家長混淆了什么是愛、什么是保護、什么是關(guān)心。這三個詞絕不是近義詞。如果要讓他們允許孩子失敗,這些家長無法接受也不要接受,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失敗了,是家長給予的關(guān)愛不夠的結(jié)果。這些家長是關(guān)心過度也緊張過度了。
這些家長實際做的,說白了,只是滿足了一己之私。其實,他們是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,而且看得遠一點兒,他們孩子以后生活中的麻煩只會更多。保護不等于關(guān)愛,保護和關(guān)愛都只是愛的一部分。
讓我們來看看上帝是怎么做的吧!請大家自己問問自己:“上帝關(guān)愛我們嗎?”我們可能會說:“那當然,上帝非常關(guān)愛我們?!钡俏覀冊賳枂栕约海骸澳撬€會讓我們晚上去跳崖嗎?”我們可能都會承認:“呃,既然你這么說,可能他還是會讓我們?nèi)サ陌??!蹦敲此降钻P(guān)愛我們嗎?當然!上帝關(guān)愛我們,卻并不過度保護我們。
同樣的,愛孩子,并不代表我們要一味地去保護他們,他們成長過程中所走出的每一步,都不許出任何差錯。不過,在嬰兒時期,盡職的父母要給孩子完全保護。因為孩子在這一時期要是有個什么,問題完全是在父母身上,要是父母不去保護他們,孩子可能會有死亡的危險。
但是,孩子長到差不多9個月大小的時候,他就可以自己做出一些很簡單的選擇了。此時,父母就需要逐步轉(zhuǎn)換他們的角色,讓孩子們得到自己解決自己問題的榮耀。那么等到孩子十一、二歲的時候,大多數(shù)問題他都能夠自己拿主意,不需要父母介入。實際上,坦誠地說,父母如何表達愛與他們將采取什么態(tài)度,這決定了孩子將怎樣去處理他們在青春期早期面對的大多數(shù)問題。
打個比方說,有一群媽媽正在一旁看著他們的小孩學習滑冰。孩子們是第一次嘗試滑冰,都有點兒搖搖晃晃的。第一次學滑冰必然有第一次摔跤,一個不穩(wěn),孩子跌倒在冰地上。第一組的孩子跌倒了,站在溜冰場旁空地上的媽媽們急得要死,立馬嚷開了:“哎呀,有沒有摔疼啊?”摔倒在地的孩子們,也就哭著鼻子、可憐兮兮地滑向媽媽,用他們稚嫩的聲音訴著苦:“唔唔,看看我,我受傷啦!”第二組的孩子的跌倒了,他們的媽媽僅僅對他們喊:“沒關(guān)系!”同伴把他們扶起來,他們拍拍屁股上的冰碴,回應(yīng)了一句:“對,沒關(guān)系!”接著繼續(xù)滑。
第一組孩子懂得摔倒是很痛的,第二組孩子就不一樣了,他們在失敗中學習,從錯誤中汲取經(jīng)驗,并沒有留心摔倒有多痛,更沒有去渴求家長的援助。問題的實質(zhì)在家長身上。那些選擇營救孩子的家長,只不過是在滿足他們自己的欲望而已。因為他們喜歡去撫慰創(chuàng)傷。這類家長不想僅僅被需要,他們想要的是那種非他們不可、沒他們不行的感覺。
在父母一味保護的愛意滋養(yǎng)下長大的孩子,到了高中,可能已經(jīng)沒得救了。想想看,孩子都已經(jīng)上初中、高中,他穿什么衣服、看什么電視,何時做家庭作業(yè)、什么時候要刷牙、什么時候得剪頭,這些事情如果還要靠父母去操心,那么這些孩子以后的生活足以讓人擔憂。至少這些孩子不會給他們未來的另一半帶來多少樂趣。
作為父母,你所要面對的就是要愛你的孩子,愛到可以允許他們自己去承受失敗的地步,無論心里有多痛都要往后退,讓那些“重要的學習機會”來教會孩子什么是錯,什么是對。
掃一掃
獲取更多福利
獵學網(wǎng)企業(yè)微信
獵學網(wǎng)訂閱號
獵學網(wǎng)服務(wù)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