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
43 2017-07-19
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,也是一個難點,是大多數(shù)中、高年級教師頭疼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,培養(yǎng)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,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。通過幾年的教學研究,我認為作文是學生觀察生活、積累生活、品味生活以及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生活的統(tǒng)一體,它是聽、說、讀、寫能力的綜合運用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要善于以放為主,以扶為輔,認真評議,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習慣,讓學生在欣賞中提高作文水平。在教學中我主要培養(yǎng)學生做到:
一、學會觀察。
葉圣陶先生曾經(jīng)說過:生活如泉源,文章如溪水,泉源豐富而不枯竭,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。要想讓學生寫好文章,首先要教會學生積累素材,素材在哪呢?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教會學生觀察,是寫文章的關鍵。在教學中,我要求學生觀察周邊的事物,教學生觀察的方法,讓他們學會在自然界中觀察動物,觀察大自然,以及美術課上的寫生、臨蘑制作各種小物品,設計喜歡的東西,讓他們學會認識形、色的方法,提高描繪物體形態(tài)、色彩的能力,積累寫作素材,在體育課上學會觀察描繪把握動作,增強動作的協(xié)調性。并用語言總結自己觀察、探索到的內(nèi)容。
因為我們的眼睛,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(fā)現(xiàn)。小學生必須熱愛生活,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。熱愛生活,心中的話才會淌出源源清流。觀察生活,發(fā)現(xiàn)生活中的真善美,假惡丑,積累生活,思考生活,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,對周圍的點點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。對生活觀察得越細致,描寫的事物越生動形象。有的同學提筆作文,左右逢源,信手拈來,一氣呵成,大有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之勢,究其原因,便是在積累上下過功夫,材料儲備豐富。不少同學寫作苦于無言,只好望題興嘆,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,腹中空空。因此,要說作文先觀察,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。
二、學會說作文
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,口若懸河,而在作文時卻絞盡腦汁,無從下筆。原因何在?究其根源,是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,而寫卻較少。要培養(yǎng)學生寫的能力,首先要強調說的能力,這是寫話的基礎,有話可說,才有話可寫,說得精彩,才會寫得繪聲繪色。培養(yǎng)學生說的能力,讓孩子們說熟悉的詞語,用喜歡的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,要求一句話不但完整,而且要能表達一定的意思。例如:在語文教學中,用有的.......有的......越......越......練習說一句簡單的話。學生說:下課了,同學們有的跳繩,有的玩跨步冬天越來越冷。樹葉越落越多。然后再在這幾句基礎上加上別的修飾成分練習說幾句連貫的話?;蛘哒f自己的一件小事。讓學生充分體會說的樂趣。要讓學生說好話,就要教會他們先做生活的有心人,觀察生活、積累素材。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,無話可說,無事可寫,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,或是不習慣于思考。殊不知,大千世界、學校和家庭,叩擊我們心弦,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(fā)生。同時,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,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寫作的材料。只要我們善于觀察、善于思考,寫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,長流不息。觀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、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三、善于積累
作文離不開生活,生活是五彩繽紛的,作文要不斷地生活化、平凡化,不要概念化、模式化。對此,義務教育大綱指出:指導學生作文,要從內(nèi)容入手,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,接觸社會,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,養(yǎng)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。同時,還指出:課內(nèi)和課外閱讀,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,豐富學生的作文內(nèi)容,其他學科中的觀察、參觀、操作、實踐等實踐活動,有的可以作為作文的內(nèi)容。因此,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,閱讀有益書籍是有效地積累材料的方法。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創(chuàng)設情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,喜愛生活。比如:在學習了《觀潮》這一單元后,習作寫景點或景物,帶學生走出教室,去看校園、去看田野、去看膠林,體會到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(jié),是美的季節(jié)。學生有了親身經(jīng)歷,寫出了有血有肉的好文章。
有了充實的生活,豐富的活動內(nèi)容,并不等于學生就有了積累。首先,在平時要求學生準備積累本,指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,搞搞摘抄,積累詞語;讀讀文章,找到寫作的模樣。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現(xiàn)象,抓住細微的小事,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的一瞬,動腦筋思考,寫成日記。這也是平時積累素材的結果。經(jīng)常練筆寫日記,不僅可以增養(yǎng)學生觀察的興趣和習慣,而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生活,積累作文素材,豐富寫作內(nèi)容。例如:本學期,我讓學生注意觀察本班的同學、科任老師,把每個人的特點都寫寫,我還讓學生親手種大蒜、緑豆,讓他們記錄每天的情況和感受,鼓勵他們不拘一格,寫自己想說的話。注意表現(xiàn)覺得新奇有趣的、或印象最深、最受感動的內(nèi)容。我發(fā)現(xiàn)多數(shù)學生都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。其次,在語文閱讀教學中,注重對學生的積累感悟能力的培養(yǎng)是一種指導寫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。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名句,積累課文中的優(yōu)美詞語和精彩片段,積累課內(nèi)外、國內(nèi)外的優(yōu)美詩文,并且經(jīng)常在課上交流,不定期地對學生積累的內(nèi)容進行檢查,了解學生積累、掌握的情況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循序漸進的閱讀、摘記、背誦,學生的語感有了明顯提高,而且閱讀能力大大提高,表達能力也有較快的增強,學生的寫作也得心應手了。
四、由說到寫,寫好日記
如果說是手段,寫才是目的。積累素材,由易到難,寫日記是提高小學作文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日記作為學生學習語文及其他方面都有極大幫助的一種文體,要使學生終身享用,我們只有在教學訓練中,按照規(guī)定的訓練要求做到循序漸進。一是在訓練中對學生記日記的數(shù)量要求達到循序漸進。對學生來說,只要求在一定時間內(nèi)記記日記,鑒于我班學生的具體情況,我規(guī)定他們每周每人至少寫兩篇,我會在一定時間內(nèi)收閱,形成慣例。二是在訓練記日記的內(nèi)容上循序漸進。因小學學生的知識水平,認知特點都各不相同,因此,第一階段只要求他們把句子寫通順,第二階段把訓練的重點放在格式的規(guī)范和怎么記一件事情上,第三階段要求要有一定的條理。這樣,使學生的日記訓練由低學段向高學段不斷地發(fā)展。
五、讀寫結合、以讀助寫。
閱讀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。在教學中,我會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去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或者通過教材中的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等內(nèi)容,學習其中的寫作知識,在學習的基礎上將教材中零散的、片斷的寫作知識系統(tǒng)化成整體知識,這樣有利于在作文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。重視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、生動的、有趣的寫作材料,在文章之外下足功夫,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讀課外書、廣泛涉獵歷史、科技、自然等方面的知識。這樣不僅可以開闊視野、增長見識,而且會產(chǎn)生描述、書寫的強烈愿望。二是開展一些相關活動,如讓一個組的學生把自己最近在課外書籍中讀到的優(yōu)美詞句或精彩片斷背誦給其他學生聽,以激發(fā)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學生對著作文本、咬著筆、苦思冥想的不佳狀態(tài),使學生變得愛寫作文,并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。
必要時,我會引導學生善于續(xù)寫、擴寫或補寫。有的課文結尾意猶未盡,耐人尋味。教學時,我常引導學生對重點情節(jié)為續(xù)寫的起點,聯(lián)系課文或生活實際,張開合理想象,順著課后的思路,進行續(xù)寫故事的結尾。有的文章由于一定的原因,省略了有關的情節(jié),或在過渡環(huán)節(jié)上,對人物情節(jié)寫的十分簡練。遇到這樣的文章,我指導學生想象,補寫一段相關的情節(jié),進行擴寫練習。鼓勵多種形式、合理開發(fā)。表達上還孩子們以自由,讓他們發(fā)表胸中的積蓄。這樣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想象能力,學生興趣濃,樂意寫。同時注意假寫,假寫是直接結合課文內(nèi)容,提出假設,再啟發(fā)學生展開想象,寫一篇或一段話。通過實踐研究,利用課文進行想象做訓練,一舉多得,既激發(fā)了學生的寫作興趣,豐富了寫作內(nèi)容,滲透了品德教育,又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理解力,想象力,還提高了學生遣詞、造句、布局謀篇的寫作能力。
總之,學生寫作的過程是觀察、記憶、想象、邏輯、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現(xiàn)。所以,在教學中,我盡可能用一顆童心去喚醒每個孩子的童真、童趣。讓每一顆幼稚的心靈得到真、善、美的陶冶,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筆去描繪出五彩繽紛的世界。
咨詢
課程信息:houxue/xuexiao/85651/
掃一掃
獲取更多福利
獵學網(wǎng)企業(yè)微信
獵學網(wǎng)訂閱號
獵學網(wǎng)服務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