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討論】要減負還是要上名校?
34 2017-06-23
擬好這個題目,小編自己都糾結了。要減負還是要上名校真的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,也讓許多的家長相當的矛盾。在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下,孩子在學校的負擔日益繁重,壓力大得令人發(fā)瘋,在這樣的形勢下,不少人站出來呼吁減負。
小編了解到,2010年開始,就有明文規(guī)定要給中小學生減負。從2013年8月23日起,教育部新擬定的《小學生減負十條規(guī)定》(征求意見稿)在全社會公開征詢意見。從內容看,本次“十條規(guī)定”的要求非常嚴格:免試就近入學,小學階段不能留書面作業(yè),全面取消百分制,上好體育課等等。但是雖然這些規(guī)定都有陸續(xù)的實施,對減負來說卻并沒有太大的效果。原因何在?
最近有幾組成都“四七九”學校的高考數據,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。
(圖一:2015年成都“四七九”校本部高考成績一覽表)
(圖二:成都“四七九”校本部近三年高考單項成績一覽表)
(圖三:成都七中林蔭近五年提前保送、錄取等人數情況一覽表)
總結以上幾組數據,小編得出了一個令人無奈的結論:名校對孩子的未來發(fā)展以及給孩子提供的機會,普通學校是完全無法比擬的。名校的吸引力可想而知。
家長們的矛盾也因此而誕生。如果讓孩子減負了,可以利用的時間卻讓孩子玩耍,那么孩子將來面對殘酷的競爭只能被淘汰;而如果不減負,督促孩子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,勢必會剝奪孩子的玩耍時間,并給孩子增加壓力。國家的教育政策在不斷的改革,從中考開始,不能上普高的孩子只有去上職高。2015年成都普高升學率只有54.89%,這個數據意味著剩下的45.11%的孩子只能去上職高。更別說高考了,高考的本科上線率又有多少?升學的壓力已經讓許多的孩子喘不過氣,但在這些孩子里面,又有那么一部分人的目標是上名校。
在小編看來,上名校實在只是一部分人的選擇而已。拿成都小升初來說。明明每一個孩子上初中都沒有問題,只要等著搖號,就不愁沒有學上。但為什么還是有無數的人選了擇校這一條艱辛的路?一次次的參加奧數競賽,只為那一紙證書;廣泛參加各種興趣班,只為讓孩子多一個選擇;盲目進行各種輔導,只為讓孩子能在擇校中放手一搏。每一個家長都是這樣的心態(tài):能有更好的選擇,為什么要放棄?其實,家長們的心態(tài),我們完全能夠理解。不過,小編咨詢美博教育一對一專家得知,即使讓孩子上名校,也有更好的方法,讓孩子在快樂輕松的學習中實現目標。要注意一下幾點:
1、不要磨滅孩子的個性。對美博教育來說,每一個孩子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。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,有自己的想法,才是讓孩子保有學習積極性的根本。
2、合適的教學方式。而每一個孩子所需要的都不同。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孩子直接關系到孩子對知識的吸收程度。
3、合理的規(guī)劃。在學習中,勞逸結合是必要的。如果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學,容易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,從而降低學習的效率。真正有效的學習并不需要每時每刻都學習,真正的高效學習需要搭配合理的規(guī)劃,充分發(fā)揮孩子的潛能。
4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(fā)展。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,難免產生一些消極負面的情緒,家長和老師都要及時的幫助孩子調節(jié)。保證孩子在輕松的心態(tài)下學習。
5、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(yǎng)。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,名校關注的不再僅僅局限于成績。真正優(yōu)秀的人不是有優(yōu)秀的成績,而是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。成績只是優(yōu)秀所表現出來的一部分實力證明。
美博教育堅信: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更優(yōu)秀。有句熟語叫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”,但在這里,這似乎并不成立,不是嗎?
掃一掃
獲取更多福利
獵學網企業(yè)微信
獵學網訂閱號
獵學網服務號